妊娠不语
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五。即子暗。详该条。
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五。即子暗。详该条。
医话著作。2卷。后附《续医医琐言》。清·徐延祚撰。刊于1897年。本书以《内经》、《本经》、仲景著述为本,结合个人临证心得撰成此书。上卷列元气、脏腑、针灸、伤寒六经、运气、痘疹等35论;下卷为杂著,或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玄参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指六腑在下肢部的合穴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“胃合于三里(足三里),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(上巨虚),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(下巨虚),三焦合入于委阳,膀胱合入于委中央(委中),胆合入于阳陵泉。”根据“合治
解剖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一。即下睑。详该条。
见医学粹精条。
症名。指急欲大便而又排便不畅的窘迫感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暴注下迫,皆属于热。”《类经·疾病类》:“下迫,后重里急迫痛也。”参见里急后重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包括产后心包络痛、产后真心痛。多因素有宿寒,产后体虚,寒搏于血,血凝不行,上冲心之络脉;或气血大虚,寒搏于血,血与寒凝,伤及心经所致。血与寒凝,伤于心之络脉者,亦称心包络痛。
病证名。出《肘后方》。其证心神惛塞,精神闇钝,多忘善误。因禀性阴阳不和所致,亦有因病而成者。《幼幼新书》治用远志末服,及孔子大圣智枕中方(茯苓、人参、茯神、菖蒲、远志)。又可用牛心、马心、猪心、鸡心焙
书名。3卷,续记1卷。清·尤怡撰于1729年。本书为读书证治心得杂记,每条标明分题,征引古代文献中有关内容,作扼要的辨析,或予以评述和考证。书中附述医案引条。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红药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