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出《素问·异法方宜论》。挛为曲而不伸之状,常与拘、急并称,如拘挛、挛急、多属筋病。可分虚实寒热四证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《内经》言挛皆属肝,肝主身之筋故也。……有热,有寒,有虚,有实。”虚挛多
即喉科。详该条。
见《甘泉县志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等篇。指目眦生疮。参见眦赤烂条。
推拿穴位名。见《小儿推拿秘旨》。即肺经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仁斋直指方》:“盖十二经脉上络于耳,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,则脏气逆而为厥,厥气搏入于耳,是为厥聋。”或兼有眩晕之证。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。参见暴厥而聋。
见《吴普本草》。为石龙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皇汉医学·产科发蒙》。即儿枕痛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无患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有头疽生于背中心筋缩穴者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又名对心发。多因心火盛,热邪聚会于该处而发。证治见有头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