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子宫外妊娠

子宫外妊娠

病名。简称宫外孕。指子宫腔以外部位的妊娠。以输卵管妊娠为多见。临床表现有停经,早孕反应,发作性小腹部剧痛,阴道出血,腹腔内出血,贫血,休克等症状。多属瘀血内停,气机阻滞的实症。按病变的情况,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。一般分为三型:①休克型:腹痛剧烈,面色苍白,头出冷汗,四肢厥逆,血压下降,脉象沉细而弱。症属正虚邪实,治以回阳救逆,佐以扶正,活血化瘀之法,用参附汤加丹参赤芍、乳香、没药,并配合输血补液治疗。②不稳定型:腹痛反复发作,病情不稳定,胚胎未死,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,属瘀血内停少腹实证,宜活血化瘀止痛,用《医学衷中参西录活络效灵丹加减。若兼寒证表现有形寒肢冷者加桂、附之类,以温经回阳;兼热证表现有发热腹痛拒按者,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,以清热解毒;兼腹实证者表现有大便秘结腹胀鼓肠加大黄枳实芒硝;胀甚者加川楝子木香元胡。③包块型:胚胎已死,病情稳定,盆腔形成血肿。症属瘀血内结,治宜活血化瘀,方用活络效灵丹加三棱莪术、穿山甲等。如休克不能纠正,或疑似间质部妊娠,胚胎继续存活,或并发肠梗阻者,应行开腹手术治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伤寒明理续论

    见伤寒六书条。

  • 筋根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旋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帝灵枢经

    即《灵枢经》。详该条。

  • 身交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妇人胞落颓,……又灸身交五十壮,三报,在脐下横纹中。”近代《中国针灸学》等定位在腹正中线,脐下0.3寸处。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则谓在脐下3寸。主治便秘,尿闭,遗尿,白带

  • 皂角针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皂角刺,详该条。

  • 吴惟和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邦宁条。

  • 丹溪心法治要

    综合性医书。8卷。元·朱震亨述,明·高叔宗校正。此书原为朱氏门人整理而成,明嘉靖间高氏予以校正重刻。全书论述以内科杂病为主,兼有外科、妇产科、儿科、五官、口腔等多科病证。介绍治法比较具体,选方颇精,并

  • 两感伤寒

    病名。指阴阳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致病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人之伤于寒也,则为病热,热虽甚不死;其两感于寒而病者,必不免于死。”又:“两感于寒者,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,则头痛,口干而烦满;二日则阳明与太阴

  • 益阴

    即补阴。详该条。

  • 纪朋

    【生卒】:八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吴(今江苏境内)人。是713~741年间的名医,以望诊察面色等为特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