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四。即厉痈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亦名经来泄泻。多因脾肾阳虚,当经行之时,胃肠之气血受阻,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及传导失职所致。脾虚者,症见经期大便泄泻,精神疲倦,食减,或见浮肿、腹胀等,治宜健脾渗湿,方用参
病名。见《伤科大成》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甲骨出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旋复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胡颓子,详该条。
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即浙贝母,详该条。
见补阳还五汤条。
病名。见《瘟疫论补注·发斑》。又名时气发斑、温疫发斑、温毒发斑。《温热类编》卷一:“时疫发斑,憎寒壮热,头痛骨节痛,拘急,满闷,初出尚有表证者白虎汤。”参见温疫发斑、温毒发斑等条。
东汉时医官职称,为太医监之下属官职,计2名,其职责掌管医方。
书名。清末余奉仙撰。全书分51章。1~5章阐述四诊、用药等说,其余分述风痫、风寒、时气、温疫及各种异型疫病证治经验200余条;各症论述病因、证候,并列治疗方药及经治医案,对疫病证治,有独到之处,案语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