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红药
见《红河中草药》。为小红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红河中草药》。为小红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高淑濂《胎产方案》,即子痫。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七。由肝脾二经火毒而成。此证生于腋下,坚硬若钉头,痒且痛,色紫黑,身有寒热,四肢拘急,烦躁作呕,痛引半身。宜服麦灵丹、蟾酥丸之类汗之。余参见疔疮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毛茛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黄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膝关节后方的陷窝。《灵枢·骨度》:“膝腘以下至跗属,长一尺六寸。”
书名。2卷(即《景岳全书》卷7~8)。明·张介宾撰。张氏据《内经》“今夫热病者,皆伤寒之类也”的理论,阐述伤寒多种病证,并从八纲的角度予以辨析。其治法部分主张“古法通变”,吸取《伤寒论》以后诸家的学术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乌桕木根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系仅次于提点、太医院使的官职,官阶从六品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四。即天麻丸第三方。见天麻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