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六种新编条。
脉的支别之一。①与目相溜(流)通的经脉。《素问·刺禁论》:“刺面,中溜脉,不幸为盲。”②浮见于皮下之脉。丹波元简《素问识》卷六:“志(张志聪)云:溜脉者,脉之支别,浮见于皮肤之间者也。”③交通阴阳之脉
出《伤寒论·辨少阴病脉证并治》。病程中原见微细欲绝之脉,突然跳动显露。多属病情危笃,阴阳离决之候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。即经行先期。详该条。
即防己黄芪汤,见该条。
病名。指月经期间,因房事所致腹部痞满肿块一类病症。《女科经纶》:“陈藏器曰:“一犯月水行房,精血相射,入于任脉,留于胞中,以致小腹结满,病如伏梁,水溺频涩,是名积精。”治当消积化痞,行瘀通淋。
病证名。吐血多因素体阳热偏盛,乳食不当,郁而化热,热乘于血,血热妄行,随气上逆而成。《幼幼集成》:“胃中积热,火逼其血而妄行,故从口吐出,宜清其胃火。”用***地黄汤合四生散。如突然吐血,面色苍白者,为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丹毒发。见该条。
痿证之一。因痢后亡阴,或积瘀不清所致。《证治汇补·痿躄章》:“痢后痿:痢后脚软胫疼或膝肿者,此下多亡阴所致,宜补脾兼升举之剂。……间有痢后兜涩太早,积瘀不清,下注隧道经络而成痿者,此又当行气逐瘀,与前
见温疫论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