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延陵君炼气法

延陵君炼气法

气功功法。以“闲气”为主的练功方法。见于《云笈七韱》卷61。其方法:取静室处,散发,宽衣,覆被,正身仰卧,展脚及手于席上,勿握固。待全身安排舒适后,即便调气候气得所(候气和调),咽之便闭气令闲;又冥心无思,任气所之;如觉气闷,即开口吐之,如出现气急喘息,待调气后再做。再吸,再吐,再闭,再吐,行五、六次,逐步增加至四十、五十次,不必定限。如服气功渐成,关节通,毛孔开,炼到二十、三十,即觉遍身润或汗出,如得此状,即是功效,此时宜安心稳卧,不得早起,如病人得汗,良久将息,可以着衣起床,徐徐行步收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嗣全诀

    书名。12卷。明·陈文治撰。刊于1587年。卷1种子;卷2~3保胎及保产;卷4产后;卷5~10论儿科杂病;卷10~12痘疹。全书共200余篇,对于产科及儿科疾病论述较详。

  • 胃泻

    病名。又称胃泄。《医林绳墨·泄泻》:“胃泻色黄,食饮不化,此胃有虚寒也。”后世亦有以胃泻为伤食泻者。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伤食作泻即胃泻。”详胃泄、伤食泻条。

  • 三叶佛甲草

    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垂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羊须草

    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攒牙疳

    病名。出《喉科杓指》卷三。又名攒齿疳,即钻牙疳。详该条。

  • 劳嗽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三。①指久嗽成劳或劳极伤肺所致者。《证治要诀·诸嗽门》:“劳嗽。有久嗽成劳者,有因病劳久嗽者,其证寒热往来,或独热无寒,咽干嗌痛,精神疲极,所嗽之痰或浓或时有血腥臭异常,语声

  • 先血后便

    亦称近血。出《金匮要略·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》。指大便下血,血在粪前。《景岳全书·血证》:“血在便前者,其来近,近者或在广肠,或在肛门。”参便血、肠风、脏毒条。本证可见于溃疡性结肠炎,直肠癌肿

  • 小儿涎喘

    病证名。指小儿涎盛而喘急,为痰涎上壅于肺所致。其症以肺脾气虚,腠理不密,外邪所乘,正气虚而邪气盛者为多。《东医宝鉴》:“顽涎者,脾肺所出也,涎则流溢于咽喉,如水鸡之声,喘嗽烦闷,宜抱龙丸……。”发作时

  • 鬻(yù 育)婴提要说

    见述古斋医书三种条。

  • 足厥阴

    十二经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厥阴肝经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