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心痛

心痛

病证名。胸脘部疼痛的统称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①指心前区或心窝部疼痛。《诸病源候论·心痛病诸候》:“心痛者,风冷邪气乘于心也,其痛发,有死者,有不死者,有久成疹(通“疢”,病也)者。心为诸藏主而藏神,其正经不可伤,伤之而痛为真心痛,朝发夕死,夕发朝死。心有支别之络脉,其为风冷所乘,不伤于正经者,亦令心痛,则乍间乍甚,故成疹不死。”《赤水玄珠·心痛门》:“今之治例,皆非真心痛也,以其在心之部位而名,或心之脉络,或手心主之脉络,……或食伤,或寒伤,或气逆,或痰饮,或死血,或虫,或郁火,皆致痛也。”②指胃脘痛。《丹溪心法·心脾痛》:“心痛即胃脘痛。”详胃脘痛有关条。古代文献对心痛有多种记载。如真心痛、厥心痛九种心痛冷心痛热心痛气心痛血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失血心痛、蚘心痛、虫心痛大实心痛悸心痛等。详各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惊风腹痛

    病证名。惊风兼见腹痛,多由积食伤胃,郁热生痰,复感外风而引起。治宜驱风导痰。用四磨汤加蝉蜕、钩藤。

  • 人参理中汤

    见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卷二十。即理中汤第一方,见理中汤条。

  • 外耳痈

    病名。《疡科心得集·辨耳痈耳菌虚实论》:“耳内有脓时,……脓不外泄,热毒即循络外达,绕耳红肿,则发外耳痈矣,必欲开刀方愈。”参见耳根痈、耳门痈条。

  • 利气

    即行气。详该条。

  • 北刘寄奴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铃茵陈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李尚衮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李中梓条。

  • 病名。出《卫济宝书》卷上。①其症肿块凹凸不平,边缘不齐,坚硬难移,状如岩石,故名。溃后血水淋漓,臭秽难闻,不易收敛,甚则危及生命。即恶性肿瘤。本病发无定处,多按生长部位或症状而命名,如乳岩(岩通癌)、

  • 肠窟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腹结,见该条。

  • 赤利

    病证名。指小儿下利而赤多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:“小儿有挟客热,客热入于经络,而血得热则流散,渗入大肠,肠虚则泄,故为赤利也。”其症下利带有赤色粘胨,或下纯血,并伴有烦渴、脉数等。治以清热凉血为主

  • 疮痂

    见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即痘痂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