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厥阴
即手厥阴心包络经。详该条。
即手厥阴心包络经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垂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邪在皮肤表层的痹证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毛刺者,刺浮痹于皮肤也。”
见吴梅菴《秘传内府经验女科》。即阴痒。详阴痒条。
脉象。即滑脉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阴阳相过曰溜。”《研经言》卷二:“溜脉不言鼓者,以其弱甚也,此阴阳之无胜负者也。”
见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条。
出《诸病原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即王烂疮。详该条。
同股阴。详该条。
出《独行方》。为合欢皮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通阳虚。一般指气虚或命门火衰,症见畏寒、肢冷,面色白,倦怠、气短、大便溏薄,小便清长等。《注解伤寒论·辨脉法》:“寸口脉微,名曰阳不足。”所指为阳虚表气不固的脉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马棘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