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手太阴心痛

猜你喜欢

  • 通理

    ①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针灸集成》。位于足背部,当第四、五跖骨间,小趾跖趾关节上2寸处。主治崩漏,月经过多。斜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艾条灸5~10分钟。②通里穴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筋疽

    病名。①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:“……发夹脊两边大筋,其色苍,八日可刺,若有脓,在肌腹中……。”证治见外痈条。②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又名痿漏、曲疽、冷疽。即生于昆仑穴(在外踝与跟腱之中央凹陷部腓骨短肌中

  • 鼠疫毒核消毒饮

    《鼠疫约编》方。金银花、连翘、玄参、桔梗各一两,僵蚕、板蓝根、甘草各五钱,马勃四钱,牛蒡子六钱,荆芥穗、薄荷各三钱。为粗末,每服六至八钱,芦根汤煎药末,二、三滚,去渣服,轻者一日三服,重者一时一服。治

  • 定定子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惟德条。

  • 白灯笼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鬼灯笼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李常在

    【介绍】:东汉医生。据史料记载,常以道术治病,似为巫医。

  • ***膏

    《外科精要》方。***、琥珀各一钱,人参、朱砂、茯神(一作茯苓)、酸枣仁各二钱,冰片一字(一作一分)。为末,用蜜收膏,每服弹子大一块,麦门冬煎汤化下,日五次。治咽喉口舌生疮。

  • 小儿四时感冒

    病证名,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春夏秋冬四季,气候变化失常引起的外感疾病。由于发病季节及所感受邪气不同,体质强弱差异,临床上常分为冬春感冒、夏令感冒和秋燥感冒,各详该条。

  • 胎病风痰

    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九。指小儿晕卧,动则作呕,吐泡沫粘液,言语不利,或发癫痫等症。由于儿在胎中,孕母恣食油腻煎炒,影响脾肺功能,产生风痰所致。宜用清热凉膈、消风化痰之剂。

  • ①四肢或四肢末梢。《灵枢·杂病》:“痿厥为四末束悗”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治之者反取四末。”②标病或标部。《灵枢·寒热》:“鼠瘘之本,皆在于脏,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。”《灵枢·邪客》:“必先明知十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