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打损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氏提纲

    见杨氏提纲医方纂要条。

  • 田七

    ①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即三七。②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峨参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逆证

    指病情不按一般规律发展,突然加重而出现的证候。如麻疹病风寒闭束,疹暗淡不透、咳喘鼻煽;或热毒壅滞,谵语烦躁、疹色紫赤;或气虚神乏,疹浅淡稀落难出;或下利不止等均属逆证。出现逆证有各种原因,如正虚邪盛,

  • 干呕

    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。指呕而有声无物吐出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呕哕病诸候》:“干呕者,胃气逆故也。但呕而欲吐,吐而无所出。”有胃虚气逆者,宜橘皮竹茹汤、吴茱萸汤。有胃中寒者,宜半夏干姜

  • 足蹬法

    即足牮法。详该条。

  • 姜片虫病

    病证名。我国地方病的一种,因其虫形似姜片,故名。虫色赤如生肉,故又叫赤虫。在东南沿海各省和华中某些地区都有流行,长江以北很少。本病可引起腹痛,腹泻,浮肿,贫血等症状,甚至引起小儿生长发育,但预后一般良

  • 哑瘴风

    病名。即哑瘴喉风。详该条。

  • 巨胜苗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胡麻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旁篇

    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25卷。原列于《白氏内经》、《白氏外经》之后,书已佚。原书作者、著作年代及书的具体内容,均已失于稽考。

  • 陈言

    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字无择,青田(今浙江青田)人。精于方脉,治病有显效。他将复杂的疾病按病源分为外因六淫,内因七情及不内外因三大类,每类有论有方,汇集医方千余,于淳熙元年(1174年)著成《三因极一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