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拱地龙

拱地龙
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合掌消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惊黄

    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惊黄者,面色青黄,心多惊悸,口舌干燥,不肯眠卧,卧即多言语狂乱,身体壮热。”治用点烙法,内服犀黄散或牡荆汤等方。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
  • 乏气

    证名。指气虚之甚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乏气候》:“夫虚极之人,荣卫减耗,府藏虚弱,气行不足,所以呼吸气短也。”参气病条。

  • 经行隐疹

    病名。即经行风疹块。详该条。

  • 内迎香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。位于鼻孔内上端,鼻粘膜上。主治晕厥,目赤肿痛,中暑等。点刺出血。

  • 伤寒论集注

    书名。①清·张隐庵注释,高世栻纂集。6卷。书成于1683年。据高氏序言称,本书原为其师张隐庵所注释,稿未成而病逝,由高世栻重予编撰补订成书。书中选录了前人的一些注疏,并有不少张、高二氏的见解。但有一些

  • 蒜泥灸

    药物发泡灸之一。用生大蒜捣烂成泥敷贴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方法。敷贴时间约1~3小时,以局部起泡为度。适用于虚劳,乳蛾等。

  • 调经论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调,调治;经,经脉。本篇主要说明外邪侵入人体引起阴阳失调之虚实病理机制,指出针刺补泻手法对调和气血的重要意义,故名。

  • 姚方林

    【介绍】:见姚起凤条。

  • 颔颏脱下

    病名。即下颌关节脱臼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五。详颊车蹉条。

  • 月水不调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月经不调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