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疝证之一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又名偏坠。因小儿啼哭,吸气不止,内动肝气,肝脉络于阴器,肝气结聚不散,以致阴核一侧肿大,时上时下。治宜理气和肝。用金铃子散加当归、木香、蝎尾。
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算盘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字可豫,号神翁。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)人。任海盐州医学教授,精心研究《内经》等古医书,强调根据患者体质的强弱、病情缓急等灵活用药,治病有很好效果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。又名真中风。详见该条。
古典气功专著,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。本书主要研究人体组织结构,内部联系,功能作用和稳态技术。其代表性观点,认为脑为身之主;神是身之质,又是身之用。并指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,头为上,躯体为中,四肢为下,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亦名子痢、胎前赤白痢。病因孕后内伤饮食生冷,或外受暑湿热毒之邪,以致里急后重,腹痛,下痢赤白,日夜无度,若阳气下陷则胎易坠。由饮食所伤者,初起腹痛,里急后重者,宜香连
经穴名。代号BL39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三焦之下合穴。位于膝关节后面,腘窝横纹中点外开1寸,股二头肌腱内侧缘处;或于委中穴外侧1寸处取穴。另说“委中外二寸”(《医学入门》);“委中上一
病证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四:“夫小儿肺脏壅滞有热,上攻于脑,则令脑热也。”脑热则引起鼻干,口渴,心烦,不寐等。宜以清热养液为治。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留仙。江苏松江县人。专门喉科有年,采辑有关成方,参以己见,编成《喉科指掌》等书,为近代喉科书籍中流传较广的一种。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昌期。安徽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精于医术,与汪昂同时并稍晚,曾把汪昂所著《医方集解》、《本草备要》二书分类排纂,撮要合编,并补充部分伤寒、杂证,末附汪昂所作《三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