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旁杂论
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。
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等篇。即噎膈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蚕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所属的穴位,共309穴。见表。
病名。疟疾之一。又称胃疟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疟叙论》:“病者寒热,善饥而不能食,食已支满,腹急痛,病以日作,名曰胃疟。六腑无疟,惟胃有者,盖饮食饥饱所伤胃气而成,世谓之食疟,或因诸疟饮食不节,变为此
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。即半身不遂,详该条。
见鬼眼条。
【生卒】:约1573~1644【介绍】:明医家。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二十余岁北上京师(今北京)习医,乃精于医。1604年曾往边东(今东北)救治疾疫,次年又施药救治京师疫病,均获良效,求治者益众。万历
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。
外科著作。3卷。清·时世瑞撰。刊于1831年。此书为时氏家塾教本,故以歌诀形式写成。首论痈疽原委及辨证治则;次述身体各部疮疡、丹毒。词语简明,便于记诵,为初学中医的门径书。现存初刻本。建国后有影印本。
出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。鬼门,指汗孔。开鬼门,即汗法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