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名称。宋代始分医学为九科,即大方脉、风科、小方脉、眼科、疮肿兼折疡、产科、口齿兼咽喉科、针灸科、金镞兼书禁科。清初沿袭明末制度分医学为十一科,不久即改为九科,即大方脉、小方脉、伤寒科
煎药法之一。一般对有毛的植物药如旋复花等须用布包煎,以免其毛刺激咽喉引起咳嗽;又如对过小的子仁(如苏子、车前子等)亦宜包煎;有些散剂、丸剂、核仁捣泥等与饮片同煎,为了防止药汤浑腻难服,亦可包煎。
见《江西省防治慢性气管炎资料汇编》。为钻石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泛指穴位。《针灸聚英》:“此书以经络窌穴类聚为一卷。”
十三鬼穴之一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百邪所病者,针有十三穴……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,名鬼路。”原注为申脉穴,今从此说。又“第九针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,名鬼路。”原注为劳宫穴。《千金翼方》又曰为间使穴。
气功术语。肾的代名词。《简易方》:“肾名玄冥。”
见下廉条。
见小儿推拿秘旨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锁阳之别名,详该条。
须色华美。《灵枢·五音五味》:“美须者阳明多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