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亦作奔豚、贲肫,又称奔豚气。《难经·五十四难》:“肾之积,名贲豚,发于少腹,上至心下,若豚状,或上或下无时,久不已,令人喘逆,骨痿,少气。”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肾脉……微急为沉厥,奔豚。
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钩藤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辟汗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说小儿变蒸可以时日计算,分小变蒸和大变蒸两个阶段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五:“小儿生三十二日一变,六十四日再变兼蒸;九十六日三变,百二十八日四变又蒸;百六十日五变,百九十六日六变又蒸;二百二十四日七变,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《医学原始》名阴郄。即长强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著有《混俗颐生录》二卷,已佚。
拳头,屈指向内而紧握的手。
病名。聋者,“无闻也”(《说文》)。“笼也,如在蒙笼之内不可察也”(《释名》)。“耳不听五声之和曰聋”(《康熙字典》引《左传僖二十六》)。参见聋聩条。
【介绍】:见莫伯盛条。
见《医垒元戎》。即杏子汤第一方。见杏子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