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有舌苔突然剥脱的舌象。即光剥舌,详该条。
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广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学入门》卷六。知母、贝母各一两,巴豆霜十粒。为末,每服一钱,生姜三片,临卧细嚼,白水送下。治新久咳嗽,兼治痰喘。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宝花散,见该条。
古病名。指食入易消之症,类似消中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有胃口热,食易消故瘥,《素问》谓之食瘥,亦类消中之状,俗名肚瘥。”参见消中、中消、心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费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汪机条。
古病名。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:“阳明有余,病脉痹,身时热;不足病心痹;滑则病心风疝。”《类经》卷十七:“滑则燥热生风,热则主于心也,故为心风疝。”参见风疝条。
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翼方》卷十一。同眼暗,即目昏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