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药库副使
明代官名。为生药库中仅次于大使的官职,协助大使主管生药库事务。
明代官名。为生药库中仅次于大使的官职,协助大使主管生药库事务。
医论著作。2卷。明·孙一奎撰于万历年间。本书汇集作者学医体会与见解,并择要节录部分《内经》原文编成。内容杂论脉象、诊法、病机、药性及医案等共60篇。其中有关咳、喘、哮等病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,对张仲景等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面部门》卷二十四。即杏仁煎第一方,见杏仁煎条。
即转胞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。即妊娠小便不通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本病论》。即上丹田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胁痛偏于右侧胁肋处。出《素问·咳论》。外感、内伤均可引起。参见胁痛、两胁下痛、脾咳各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海螵蛸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水气内停所致的咳嗽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三:“喘咳者,水气并于阳明,亦湿咳也;风水,不能正偃则咳,亦湿咳也;肾气腹大胫肿,喘咳身重,亦湿咳也。”可用五苓散、桂苓甘露散、白术丸,三花神佑丸等方。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鹿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药物的气味性能之猛烈程度最轻者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小毒治病,十去其八。”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撰《小儿方》1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