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乙经
即《针灸甲乙经》。详该条。
即《针灸甲乙经》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喉白阐微》:“春温、夏热、秋燥、冬寒、四时皆患白烂。”泛指急性喉病伴有脓性糜烂面或似伪膜者。
出《古今药物别名考》。为砂仁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苦芺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紫菀之别名,详该条。
体表部位。即頞,又称下极或山根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王宫在于下极。”古人喻鼻为帝王宫室,故名。《中西汇通医经精义》:“王宫今名山根。”其内应于心,心为君主之官,故名。参见山根条。
烦闷、郁闷、苦闷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少腹冤热。”《素问·疟论》:“少气烦冤。”
即饮食有节。出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。节,节制、节度之意。指饮食要有规律、有所节制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水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
水泻的古称。又称注泄、泄注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因泄下如水注之状,故名。详水泻条。
【介绍】:北宋医生。善针灸,民间流传其用针治难产的验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