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地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二。即中搭手。见该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乌药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常见于重症中暑。①指夏月猝然倒仆,昏不知人。《医学传灯》卷上:“夏月猝然僵仆,昏不知人,谓之暑厥。当分阴阳二证。阳证,脉来洪数无力,身热汗出,谓之阳厥,此因暑食伤脾,食多而热亦多,宜用连芍调中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大驳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急性病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员利针者,大如氂,且员且锐,中身微大,以取暴气。”②忿怒暴躁之气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暴气象雷。”
证名。①自觉近膻中处悸动不适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《伤寒溯源集》卷一:“所谓心下悸也,盖心之下,胃脘之上,鸠尾之间,气海之中,《灵枢》谓膻中为气之海也。”多因阳气虚,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所致。
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。
即肩胛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其支者,从髆内左右,别下,贯胛,挟脊内。”
皮肤纹理细小致密。《灵枢·本脏》:“赤色小理者,心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