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刺和艾灸的合称。《素问·疏五过论》:“刺灸砭石毒药所主。”
见黄氏医书八种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天胡荽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白头翁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因潮热而引起的抽搐,由脾虚心热所致者。临床特点为每逢亥、子、丑时不甚抽搐,而卧不稳,身体温壮,目睛紧斜视,喉中有痰,大便呈银褐色,乳食不消,多睡,不纳津液。当补脾治心。补脾
出宋·史堪《史载之方》。指风涎、热涎、冷涎、病涎、虚涎和毒涎六种。详各条。
指胆。胆有决断的功能,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(如惊恐)的不良影响,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,确保脏器相互间的协调关系,有重要作用,故比喻为中正之官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胆者,中正之官,决断出焉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远志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明·薛铠《保婴撮要》。即嗽唾脓痰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胎前吞酸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