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腹泄
病名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一:“直腹泄,饮食入口,少顷即出。”即直肠泻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一:“直腹泄,饮食入口,少顷即出。”即直肠泻。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桃仁红花汤,见该条。
病名。①为鼻息肉,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卷六:“湿热之气,……得以上炎,为鼻生赘,……是以上燎而鼻生息肉。参见鼻痔条。②酒皶鼻而进入肥大期者,称鼻赘。
①经穴名,代号LI11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阳泽、鬼臣、鬼腿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合(土)穴。位于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,屈肘取穴。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,内侧深层为桡神经;并有桡侧返动、静脉的分支通过。主治发
出《濒湖集简方》。即桐皮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胎产秘书》:“凡妊娠胎冷,腹胀两胁,虚鸣脐下,疼痛欲泻,小便频数,大便虚滑,此因胎已成形,而多食瓜果生冷之物,或当风取凉,受非时之气,致令胎冷,子身不安,皮毛刺痛,筋骨拘紧,而母有此病,急宜安
针具名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指形如铍针的砭石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左右串。见该条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为鹅掌金星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行气法。见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铃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