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石女

猜你喜欢

  • 辨疫琐言

    温疫著作。1卷。清李炳撰于嘉庆五年(1800年)。作者对吴又可《温疫论》某些观点持不同意见,强调人的禀赋不同,感邪后有热化、寒化之别。不主张用达原饮治温疫,而立清气饮为治疫之主方。推崇大黄治疫,并倡大

  • 失溲

    证名。出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指小便自遗之症。失溲病因甚多,伤寒热病在病危时亦可见此。《伤寒论后条辨》:“直视、失溲者,水亏营竭而肾气不藏也。”详遗溺、小便不禁、外感遗尿条。

  • 因其衰而彰之

    治法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衰,是气血虚弱,病邪衰退而正气未复。彰,是扶助正气,鼓舞抗病机能使病邪尽去。指虚衰之证通过补益治疗使正气得到恢复。例如水肿病用逐水药后,肿势大体消退,即可改用温阳健脾法

  • 平旦

    指寅时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平旦至日中,天之阳,阳中之阳也。”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心病者,……平旦静。”详十二时条。

  • 缓则治本

    与急则治标相对而言。指在病势缓和、病情缓慢的情况下,治疗应针对本病的病机,或以培补本元为主,因为治疾病发生的本原,则标的症状自愈,亦即治病必求于本的精神。例如阴虚发热的疾病,则阴虚是本,发热(包括五心

  • 食哮

    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。指饮食厚味,痰壅气阻所致的哮吼。《医旨绪余·哮》:“有饮食厚味伤脾,不能运化而发者。脾伤则津液不得布散而生痰涎,壅塞经隧,肺气为之不利。”症见胸满腹痛,盗汗潮热

  • 胡索花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木芙蓉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天马疮

    病名。明·周慎斋《秘传女科》:“阴户生疮名天马疮。”详阴蚀条。

  • 月闭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水蛭条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
  • 经水不利下

    病名。指由瘀血而导致经闭不行。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:“妇人经水不利下,抵当汤主之。”参见经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