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湛棠
【介绍】:
见石芾南条。
【介绍】:
见石芾南条。
痧证之一。《痧症全书》卷中:“脱阳痧,小腹急痛,肾缩面黑,气喘出冷汗,名为脱阳,有似发痧,用连须葱白三茎研烂,酒四碗,煮二碗,作三服。又炒盐熨脐下气海穴,令气热。”参见阳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即向日葵茎髓,详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清·高鼓峰撰于1725年。作者据临证经验,阐述诊法、二十五法方论及内、妇、儿科等常见疾病诊治,共20余篇。作者于上述专题,颇有独到的见解。本书收入《医林指月》时,附入胡珏所写的评论百余条。
病名。指咳而小便自出者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肾咳不已,则膀胱受之;膀胱咳状,咳而遗溺。”治用茯苓甘草汤、《校注医醇賸义》加味茯菟汤等。参见咳嗽条。
即湿热下注。见该条。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通纬·孝经援神契》:“大雪后十五日,斗指子,为冬至,十一月中。阴极而阳始至,日南至,渐长至也。”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乐平(今江西乐平)人。攻医学,曾任职太医院。后于1398年返回原籍。著有《太素脉诀》1卷、《医术》20卷,已佚。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:“小腹与阴相引而痛,大便难,名曰狼疝。”多由寒凝肝脉而致。宜暖肝散寒,服暖肝煎。参见疝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茅膏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指阳虚肺寒所致的多饮多溲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心移寒于肺,肺消。肺消者饮一溲二,死不治。”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以本症属阴消范围,参见阴消条。②指因心火刑肺,肺燥津耗所致者。《辨证录·消渴门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