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类胎痛

类胎痛

见《玉峰郑氏女科秘传》。指孕妇未及分娩期(怀胎八、九个月时),忽感腹痛,如欲产之状;约三、四日后,腹痛止,安静如常,名曰类胎痛。参见试胎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芎术丸

    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三。即越鞠丸,见该条。

  • 耳根痛

    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二。指耳根生疮痈而疼痛。参见耳根痈条。

  • 四满

    经穴名。代号KI1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髓府、髓中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冲脉、足少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下2寸、旁开0.5寸处(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)。另说在脐下1.5寸,旁开0.5寸(《针灸甲乙经》)

  • 病证名。详厥证条。

  • 内虚外实脉

    脉象。来疾去迟之脉。为表邪有余而里气不足。《注解伤寒论·平脉法》:“初持脉,来疾去迟,此出疾入迟,名曰内虚外实也。”

  • 陈达夫

    【生卒】:1905~1979【介绍】:现代眼科医家。四川西昌人。两世业医,他自幼随父习医,积数十年的丰富经验,试图把西医对眼球的解剖结构与中医脏腑学说相结合,对中医内眼疾病的诊疗理论提出新的见解,并著

  • 白虎证似痫

    病证名。急惊风类证之一。出明·万全《幼科发挥》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作白虎候。并载“其状身微热,有时啼唤,有时小冷,屈指如数,似风痫,但手足不瘈疭耳。”明·万全谓为客忤之轻证。

  • 偏肾

    症名。即单侧阴囊肿大的病证。明·周慎斋《慎斋遗书》卷九:“疝偏于左右名偏肾。”

  • 燥湿化痰

    化痰法之一。治疗湿痰的方法。由于脾阳不振,运化失司,聚湿生痰。症见痰白易咯,胸闷恶心,或头眩心悸,舌苔白滑而腻。用二陈汤等方。

  • 肺风疝

    古病名。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:“少阴有余,病皮痹、隐轸;不足病肺痹;滑则病肺风疝。”《类经》卷十七:“滑实则君火为邪,故乘于肺,病在气也。”参见风疝条。治疗可酌加疏风清热之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