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紫苏子饮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毒病论

    《邵氏医书三种》之一。清·邵登瀛撰。刊于1815年。作者鉴于冬温、春温、温疫、湿温于盛行时常夹杂温毒病证,遂参酌吴又可、喻嘉言二家之说,旁集有关医著编成。邵氏于温毒、疫病证治阐述尤详。书后附列治疗方剂

  • 孙庆增

    【介绍】:见孙纵添条。

  • 泻肝丸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二。即泻青丸,见该条。

  • 中西汇通医书五种

    丛书名。清·唐宗海撰。刊于1892年。包括《中西汇通医经精义》、《金匮要略浅注补正》、《伤寒论浅注补正》、《血证论》、《本草问答》。这是较早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论著。

  • 太阴络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漏谷。见该条。

  • 疳毒眼

    病名。明·倪维德《原机启微》:“小儿易饥而渴,瘦瘠,腹胀下利,作(通嘶)声,目病生翳,睫闭不开,眵泪如糊,久而流脓,俗谓之疳毒眼。”与小儿疳眼同,详该条。

  • 客忤夜啼

    病证名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。指小儿夜啼由客忤所致者。其症患儿于忽受外界刺激之后,面色变易不定,气郁如怒,睡中惊惕作啼,口吐青白沫,反侧瘈疭,状如惊癎,但眼不上窜。治法见客忤条。

  • 香茸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香薷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金匮要略译释

    书名。南京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编选。本书对《金匮要略》原文论析较详,每篇有概说和结语,对篇内条文,一般有校勘、提要、词解、语译、浅释、选注、按语等部分。编写按中医理论体系广泛参考有代表性的各家注本,方药

  • 灵(jiǒng 迥)气

    炅,热也;即热气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气客于经脉之中,与炅气相薄,则脉满,满则痛而不可按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