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七册方。青皮、桑白皮、葳蕤各一两,大黄、玄参、栀子、青盐(后入)各五钱,竹叶一握。水煎去滓,微热淋洗患眼。治眼白睛肿起,赤碜痛痒。
出《脉经》。即胎漏。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991~1040【介绍】:宋官吏。字公垂。赵州平棘(今河北赵县)人。幼聪警,得外祖杨徽之藏书,其母自训教,通经史百家。曾官尚书、吏部侍郎、工部侍郎兼侍读学士等。藏书万余卷,皆亲自校雠。曾为宋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系用八卦而命名者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天廓。详该条。
即房劳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·外科》。为狗屎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四品。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为大巢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黄帝素问宣明论方》卷十四。即目昏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,又名小腹疽、少腹疽、丹毒痈。为生于腹部脐下气海、关元穴附近的腹皮痈。若高肿红活,疼痛牵背,易溃脓稠者易治;若漫肿坚硬,难溃,溃则脓稀者难治。初起可用艾灸患处七壮,内服仙方活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