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骆驼蓬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杨敬斋针灸全书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鱼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症名。出《素问·逆调论》。多因阴气虚,阳气盛,或复有风寒外束所致。《脾胃论·脾胃胜衰论》:“若脉弦气弱自汗,四肢发热,或大便泄泻,或皮毛枯槁发脱落,从黄芪建中汤。”《证治汇补·发热章》:“四肢蒸灼如火
【介绍】:见倪枝维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十。即恋眉疮。详该条。
上腭的俗称。因其状似天花板,故名。
①见《杭州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千金藤之别名。②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白药子之别名。③见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。为地不容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补法之一。补气与养阴生津并用的治法。气津两虚,表现为汗出过多、肢体怠倦、气短懒言、口干作渴、舌质红干、脉虚或细,用生脉散之属,以益气敛汗,养阴生津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掖门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