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清·周纪常《女科辑要》。指妊娠期乳自出。即乳泣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惊振内障。详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三。即异功散第一方,见异功散条。
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白鱼尾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金匮要略》方。黄芪、芍药、桂枝各三两,生姜六两,大枣十二枚(一方有人参)。水煎,分三次服。功能益气温经,和营通痹。治血痹,肌肤麻木,脉微涩小紧。
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的治法。同补法。详该条。
见针灸大成条。
【生卒】:498~583【介绍】:南北朝北周医家。一作僧坦,字法卫。吴兴武康(今浙江钱塘)人。父菩提受好医药。僧垣自幼通医,二十四岁时传家业,得梁武帝赏识。曾任梁代太医正等医官,《后周书》记其治验病案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即丁香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上古时代巫医,相传为黄帝之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