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刺角度之一,亦称沿皮刺,平刺。指进针时,针体和穴位皮肤呈15°角左右刺入的刺法。主要用于肌肉浅薄,下有骨骼处的穴位。在透穴时亦常应用。横刺的方向,应视具体穴位或补泻要求而定。
全舌淡紫,中央带灰或青黑,不燥不湿。为湿中生热,邪伤血分之候。宜***地黄汤清热凉血,并配入酒大黄轻泻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病名。《女科撮要》:“产后小腹作痛,俗名儿枕块。”即儿枕痛,详该条。
温法之一。温通阳气的治法。如回阳救逆、温中祛寒等。详各条。
见《中国植物图鉴》。为石莼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戎盐。见该条。
【生卒】:公元七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在唐太宗时为医博士。《齐东野语》记述:长孙后怀高宗数日不能分娩,李以针刺催产获效。
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为仙茅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指生于小腿肚的痈。证治见外痈条。
能,古通态。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、发病机理的统称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愿闻其诊,及其病能。”《素问》又有《病能论篇》,主要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