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脉理正义

脉理正义

脉学著作。6卷。明·邹志夔撰。刊于1635年。邹氏汇集诸家学说阐析脉理,卷前列辨脉十篇,“其一卷曰明诊,揭脉之纲领也;其二卷曰序脉,布脉之条目也;其三卷、四卷曰类证,详其使用也;其五卷曰萃经,蒐其故典也;其六卷曰外诊,佐诊之不逮也”(见凡例)。邹氏立论多宗《内经》、《脉经》,于后世诸家,推重滑寿诊家枢要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耳门骨伤

    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即玉梁骨伤,详该条。

  • 枫苓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猪苓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猪姆草

    见《植物名汇》。为野牡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颡大

    指头维穴部位。《灵枢·根结》:“阳明根于厉兑,结于颡大。颡大者,钳耳也。”楼英注:“颡大谓额角入发际,头维二穴也,以其钳索于耳上,故名钳耳。”

  • 阴出之阳

    阴分之邪,出于阳分。指深伏内脏的病邪,损伤脏真,而反映于外在的脉象及精神的变化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五邪所见:春得秋脉,夏得冬脉,长夏得春脉,秋得夏脉,冬得长夏脉,名曰阴出之阳,病善怒不治。”张志

  • 肺气上逆

    与肺失清肃相同而喘咳气逆的病情较重,是肺失清肃的进一步发展,治疗一般以降气平喘为先。参肺失清肃条。

  • 壮火食气

    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壮火,阳气亢盛之极。食,腐蚀、消耗。①阳气过亢,火热耗气,使正气衰弱。②辛热壮火之药,亦能使精气耗损。

  • 叶志诜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东卿,湖北汉阳人。注重养生学,通针灸、经络之学。辑刻多种医书,统称《汉阳叶氏丛刻医类七种》(1850年),包括《神农本草经赞》、《观身集》、《颐身集》、《绛囊撮要》、《信验方录》

  • 陈宏纲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会条。

  • 内伤结胸

    病证名。指寒饮结胸者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·论结胸治法》:“结胸之证,有内伤外感之殊。内伤结胸,大抵系寒饮凝于贲门之间,遏抑胃气不能上达,阻隔饮食不能下降。当用干姜八钱,赭石两半,川朴、甘草各三钱开之。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