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指神、气、血、形、志五者邪气有余。神有余则笑不休,气有余则喘咳上气,血有余则怒,形有余则腹胀、二便不通利,志有余则腹胀、飧泄。神、气、血、形、志为五脏所藏,其有余,实质是指五脏之邪
经穴别名。所指有二:①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大赫,见该条。②出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。即内关,见该条。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为蚱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痰迷心窍。详该条。
类中风之一。见《医宗必读·类中风》。又名中暑(《万病回春》列为类中风之一)。因夏季酷热,猝中暑邪所致。症见面垢,闷倒,昏不知人,冷汗自出,手足微冷,或吐,或泻,或喘,或满,或渴。可先与通窍法,用苏合香
即十二官。出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。详十二官条。
即火针。《针灸聚英》:“火针即煨针也。”见火针条。
指相对热灸而言,称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冷灸,如药物发泡灸等。
【介绍】:见朱巽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五十六。又名蚘心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