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名。代号SJ20。出《灵枢·寒热病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手太阳,手、足少阳之会。位于头侧部,耳尖正上方发际处,折曲耳廓取穴。布有耳颞神经分支和颞浅动、静脉的分支。主治耳部红肿,目赤肿痛,目翳,颊肿,
痧证之一。《痧胀玉衡·腰痛痧》:“痧毒入肾,则腰病不能俛仰。若误饮热汤、热酒,必然烦躁昏迷,手足搦搐,舌短耳聋,垂毙而已。”痧中肾脉或左尺虚微,右尺洪实,或兼歇止者,急刺腿湾出黑血;刺中魁穴,以香油钱
病名。阴虱寄生所致之皮肤病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又名八脚虫疮。因患处皮肤不洁,阴虱寄生所致。生于前阴毛际,初起红色或淡红色丘疹,奇痒难忍,搔破感染成疮,中含紫点。治宜重视个人卫生,消灭阴虱。用百部
病证名。五郁之一。指脾胃之气郁滞之症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《证治汇补·郁症》:“食滞中焦,痰凝脾脏,热蕴肠胃,皆土郁也。”症见心腹饱胀,肠鸣泻利,呕恶痰涎或清水等。治宜夺之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十
证名。指目干涩少津,昏昧不适之候。《原机启微》剋“……肝开窍于目,故肝受剋,而目亦受病也。其病眵多眊矂紧涩,赤脉贯睛。”参见目昏条。
病名。见康维恂《眼科菁华录》卷上。即风牵睑出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产后阴蚀者,阴中生疮也。由产后去血太多,心血少,心神郁、胃气虚弱,以致气血留滞,……宜甘理散。”(黄芪、葛根、当归、赤芍、甘草、川芎、生地、白芷、白术、厚朴、陈皮、人参、前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掐心经、劳宫和推三关后,将两手拇指并拢在前,余四指随后,在小儿前臂屈侧部,由腕横纹处向上一捏一放,然后再掐八卦中的离、坎两穴。《针灸大成》卷十:“大热。做法:先掐
泛指天气和地气的交会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。”王冰注:“夏至四十五日,阴气微上,阳气微下,由是则天地气交也。”张志聪注:“天地气交,阳气施化,阴气结成,成化相合,故万物华实。”
书名,晋·葛洪著。书中所录有八十四人,皆为长生之人。虽涉怪诞,但有些内容对研究古代长生术有一定参考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