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位于后正中线,当第二、三胸椎棘突之间。主治癫狂。略向上斜刺0.5~1寸。灸3~5壮;或艾条灸10~20分钟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金门,见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小儿温疟,灸两乳下一指三壮。”《针灸集成》列作奇穴,名直骨。并定位“在乳下大约离一指头,看其低陷之处与乳直对不偏者是穴也。妇人按其乳直向下,看乳头所到之处正穴也。”位于
【介绍】:见潘文源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鸭脚艾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①即徐彬撰《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》,详该条。②宋·李涉撰。书未传。
即皮肤针疗法。因刺激轻微,适用于小儿,故名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颜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迅条。
骨名。即缺盆骨。李潆《身经通考》:“缺盆骨为骮。”参见缺盆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