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诊虚里

诊虚里

切诊按胸腹内容之一。虚里相当于心尖搏动部位,属胃之大络。人以胃气为本,虚里又是宗气会聚之处,故虚里的动势,有助于探察胃气和宗气的盛衰。正常情况下,虚里之动,按之应手,动而不紧,缓而不急。若按之微弱为不及,是宗气内虚;若动而应衣为太过,是宗气外泄。若搏动过速,多为胸腹积热邪气亢盛,或正气衰而虚阳外脱。若停止搏动,则宗气已绝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胃之大络,名曰虚里,贯膈络肺,出于左乳下,其动应衣,脉宗气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医医琐言

    医话著作。2卷。后附《续医医琐言》。清·徐延祚撰。刊于1897年。本书以《内经》、《本经》、仲景著述为本,结合个人临证心得撰成此书。上卷列元气、脏腑、针灸、伤寒六经、运气、痘疹等35论;下卷为杂著,或

  • 燕根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即燕窝,详该条。

  • 外经

    指经脉行于体表和四肢的外围部分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……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。”《黄帝内经太素》:“……十二经脉,入府藏者,以为内经,行于四支(同肢)及皮肤者,以为外经也。”

  • 柏子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柏子仁,详该条。

  • 温血

    是治疗血分有寒的方法。①温补血分。如妇女崩漏、男子吐血,舌质淡,脉虚无力,唇爪不红润,用十全大补汤。②温化祛瘀。治疗因寒而致瘀血。如妇女因虚寒而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,经来量少色暗,舌有紫瘀点,脉沉或涩

  • 哮拔

    病证名。小儿哮喘的一种证型。见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。又名咸哮、盐哮、醋哮。前人认为肺乃轻清之脏,恶咸酸热毒,故咸酸之物,食之太过,影响于肺,可成哮拔。其证气促时发时止,参小儿哮喘条。

  • 产前十忌

    出清·李小有《胎产获生篇》。第一最忌共夫寝,二忌大醉,三忌大怒,四忌不可食诸物,五忌洗浴,六忌久睡久坐,七忌负重登高,八忌药饵,九忌师巫,十忌针灸。

  • 医学读书志

    医学目录学著作。2卷。清·曹禾撰于1851年。以历代名医为纲,著录医书487部。著者则简述生平事迹,医书则考证源流,提要钩玄。有《双梧书屋医书》本。建国后有排印本。

  • 腿肚

    指腓肠肌部分。

  • 乳疯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百效全书》卷三。即乳痈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