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医书分类名称之一。西汉时将医书分为四类,即:医经、经方、房中、神仙。神仙主要是研究、探求长生之道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卷三十:“神仙者,所以保性命之真,而游求于其外者也。聊以荡意平心,同死生之域,而无
病因之一。指饮食方面积久成习的不良嗜好。如长期饮酒的人易患酒癖。
①两手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部位。李潆《身经通考》:“歧骨前为虎口。”②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手背拇、食指之间,合谷穴前赤白肉际。主治烦热,头痛,眩晕,心痛,失眠,盗汗,牙痛,扁桃体炎,肩胛,手背
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穴位联合应用于某种疾病,而另立新名者,称复合穴。如四关、四花等。
气功木语。指气功中可意守的部位。出边韶《老子铭》。“出入丹庐,上下黄庭。”近人陈撄宁《黄庭经讲义》中说:“黄乃土色,土位中央,庭乃阶前空地,名为黄庭,即表中空之义。”因此,黄庭乃古代气功中用以代表人体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双湖,又称观澜。江苏高邮人。久居兴化,著有《医学指归》(1848年)2卷,并曾对张元素之《脏腑标本药式》一书加以注解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别名鼻通、鼻穿、穿鼻,位置缺如。近代定位于鼻骨下凹陷中,当鼻唇沟上端尽处。布有筛前神经,滑车下神经,眶下神经分支和面动、静脉。主治过敏性鼻炎,肥大性鼻炎,萎缩性鼻炎,鼻旁窦
病证名。即中马毒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亦名胎前阴痒,胎前阴户痒。指妊娠后外阴及阴道内搔痒,甚则奇痒难忍,坐卧不安。多因肝郁脾虚、湿热下注或外阴不洁,感染病虫,虫蚀阴中,或孕后房室过多,阴精耗损,加之孕后血聚养胎
经外奇穴名。见肩三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