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赤白痢

赤白痢

病名。指下痢粘冻脓血,赤白相杂。《素问》中称“注下赤白”、“泄注赤白”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赤白痢候,然其痢而赤白者,是热乘于血,血渗肠内则赤也,冷气入肠,搏肠间,津液凝滞则白也。冷热相交,故赤白相杂。重者,状如脓涕而血杂之,轻者白脓上有赤脉薄血,状如脂脑。”亦有以伤气血分赤白者。《医林绳墨·痢》:“痢虽有赤白二色,终无寒热之别。白者湿热伤气,自大肠来;赤者湿热伤血,自小肠来;赤白相杂,气血俱伤,亦兼气血两治可也。”治宜清热化湿消导积滞调气行血。常用白头翁汤、洁古芍药汤香连丸枳实导滞丸等方。地锦草马齿苋一见喜等药均可选用。参见痢疾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虾子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拳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活血莲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八角乌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指孔道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。”

  • 喉白阐微

    书名。1卷。清·郑梅涧撰。刊于1797年。本书根据作者的多年临床治疗心得,对白喉的辨证论治、药用宜忌、药性、常用验方等都作了比较概括的论述。1956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。

  • 郑声

    证名。指患者语言重复,语声低弱,若断若续的危重症象。多见于疾病晚期,因正气虚衰,精神散乱,以致神识不清,不能自主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》:“夫实则谵语,虚则郑声。郑声者,重语也。”《伤寒绪论》

  • 鬼藏

    十三鬼穴之一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百邪所病者,针有十三穴……第十一针阴下缝灸三壮,女人即玉门头,名鬼藏。”《针灸大成》指男为会阴穴,女为玉门头穴,今多从此说。

  • 经来小便出白虫

    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考》。即经来出白虫。详该条。

  • 钚铫

    【介绍】:见环跳条。

  • 妊娠阴吹

    病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妊娠阴吹之病,子室内聒聒有声,如矢气状。或赤白带下,或先有浊气臭液出流阴户,然后有声,此系足少阴、厥阴二经血虚所致。失久不治,必致漏而半产,宜当归羊肉汤。”(羊肉、当归、山

  • 脉因证治

    书名。2卷(一作4卷)。旧题元·朱丹溪撰。本书介绍各科临床病证凡70篇,各证论述的次序先后为脉诊、病因、证候及治法,故名。本书一般认为并非朱氏原著,系采集《丹溪心法》、《活法机要》、《格致余论》等书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