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蚝的异体字。参见蚝壳条。
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羞明。详该条。
人体出生后的营养、发育,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供给。《医宗必读》:“一有此身,必资谷气,谷入于胃,洒陈于六腑而气至,和调于五脏而血生,而人资以为生者也。故曰后天之本在脾。”临床上,后天营养失调或因病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又名天吊风。惊风的一种证型。大多出现于大病、久病之后,但也有因小儿体弱,一病就成慢惊者。临床以发病缓慢,无热,抽搐时发时止,缓而无力为其特点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慢惊之候,或吐或泻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眼内络阻所致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谓视物却非本色也。因物着形,与瞻视有色,空中气色之症不同。”患者不能正确明辨某些颜色,甚者全无辨色能力,只能分辨物体明暗程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方。党参、生白芍药各12克,代赭石、牛膝、天花粉各18克,玄参15克,乳香、没药各9克,威灵仙3克,虫(大者)4枚,制马钱子末0.6克。前十味煎汤,送服马钱子末。治因脑部充血而致肢体
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。病因孕后过食生冷,兼有风寒客于肺胃,以致肺气失宣,气机不畅。症见痰喘气急,夜卧不安。宜散寒宣肺,平喘安胎。用紫苏安胎饮(紫苏、枳实、大腹皮、桔梗、贝母、知母、当归、桑白皮、
书名。5卷。清·陆以湉撰。刊于1897年。作者自称本书系“摭拾闻见,随笔载述”。卷1论述医范、医鉴、慎疾、保生、慎药和诊法、用药;卷2评述古今医家及医书;卷3~5分门搜集历代名医治案,参以己见,对各类
①见《外科精要》。为何首乌之别名。②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金刚散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遂生福幼合编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