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豆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蓖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蓖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脚趾间。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:“臭田螺疮最缠绵,脚丫搔痒起白斑。”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驳骨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多因风冷之气客于肌肤,搏于血气而成。患处作痒,略高出皮面,边缘清楚,呈圆形或椭圆形,搔起白屑,久则皮肤顽厚。外搽癣药水或土槿皮酊。本病相当于体癣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《医学准绳六要·治法汇》卷三方。半夏、橘红、黄芩、槟榔、草果、山楂、青皮、厚朴、苍术。加姜、枣,水煎服。治疟疾初起,先寒后热,胸膈饱闷,或寒战后大渴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著《履岩本草》一书。此书为我国最早有彩图的本草专书。
解剖学同名骨。趾二节,余趾皆三节。
病名。①指咳喘有声,剧则唾血者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肺咳之状,咳而喘息有音,甚则唾血。”因受寒所致者,用麻黄汤;肺虚有火者,用泻白一物汤、人参补肺汤,或用《千金》五味子汤去续断、地黄、赤小豆,加麦冬、玉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白豆蔻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病名,见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一。即胎患内障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