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鍉针疗法

鍉针疗法

是指用鍉针按压穴位皮面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临床操作时。虚证补法,即将针轻压,待局部出现红晕或症状消失时去针实证用泻法,即将针重压,待患者有痠胀感扩散时去针。但不应伤损皮肤。每日或间日一次,一般以10次为一疗程。对胃痛、腹痛、精神分裂症、肋间神经痛、月经痛等有一定疗效,尤以虚者为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风牵僻

    病证名。见清·亡名氏《眼科易知》。即风牵斜。详该条。

  • 虎髭毒

    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三。即颏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四棱子

    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野杜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咳血

    证名。①又称嗽血。见《济生方》。指咳嗽有血。来自肺脏者。多因外感风热燥火,或木火刑金,阴虚火动,灼伤肺络所致。《医林绳墨·血论》:“从嗽而来于肺者为咳血。”《症因脉治·吐血咳血总论》:“咽中胃管呕出名

  • 王开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针灸医生。字启元,又字镜泽。兰溪(浙江兰溪)人。家贫好读书,游大都(北京),在窦汉卿门下二十余年,精习针灸术。1277年(至元初)任扬州教授,后辞归。著有《重注标幽赋》、《增注针经密语》

  • 足太阴经筋

    十二经筋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足太阴之筋,起于大指之端内侧,上结于内踝;其直者,络于膝内辅骨,上循阴股,结于髀,聚于阴器,上腹,结于脐,循腹里,结于肋,散于胸中;其内者,著于脊。”经筋从足大趾内侧端

  • 六阳脉

    ①指手足三阳经脉(《灵枢·经脉》)。②正常脉象之一。两手寸关尺脉象一向比较洪大,但无病态。

  • 黄花大远志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黄花倒水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正宫

    运气学说术语,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宫代表土运,土运平气之年,无太过与不及,称为正宫。

  • 法功甫

    即法文淦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