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心源
【生卒】:1834~1894
【介绍】:
清藏书家。字刚甫,号存斋,晚号潜园老人。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咸丰(1851~1861)间举人,光绪(1875~1908)间官至福建盐运使。精于校勘学、目录学。其家藏书甚富,其藏书处皕宋楼多藏宋元刻本及名人手抄本,守先阁多藏明清刻本,十万卷楼多藏普通书。所藏医书甚富,并校刻医书多种,有《十万卷楼所刻医书八种》等。
【生卒】:1834~1894
【介绍】:
清藏书家。字刚甫,号存斋,晚号潜园老人。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咸丰(1851~1861)间举人,光绪(1875~1908)间官至福建盐运使。精于校勘学、目录学。其家藏书甚富,其藏书处皕宋楼多藏宋元刻本及名人手抄本,守先阁多藏明清刻本,十万卷楼多藏普通书。所藏医书甚富,并校刻医书多种,有《十万卷楼所刻医书八种》等。
【介绍】:见萧吉条。
出宋·徐铉《稽神录》:“浮梁生,背突起如盂,痒甚。医士李德立云:‘此虱瘤也。’以药傅之,一夕,瘤溃,出虱斗余,即日体轻。”
【介绍】:见孙纯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食痹而吐。”王冰注:“食痹,谓食已心下痛阴阴然,不可名也,不可忍也,吐出乃止。此为胃气逆而不下流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胃病源流》:“惟肝气相乘为尤
病证名。见《医林绳墨》卷八。系指耳聋之因于虚者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虚闭者,或以年衰,或以病后,或以劳倦过度,因致精脱肾亏,渐至聋闭,是非大培根本必不可也。”方可选用六味地黄汤、归脾汤、补中益气汤
书名。4卷。清·方补德撰,刊于1808年。本书记述了以喉风(包括喉痹)为主的咽喉病治法。卷1喉痹;卷2咽痛;卷3喉风36症;卷4针诀(即针刺取穴等治法)。作者主张治疗喉风应以逐风药为主,不宜用苦寒药妄
一种外治法所用之药粉。亦称温粉。把药物研成细粉,撒扑于皮肤上而发挥药效者。如热性病发汗后汗出不止,用煅龙骨、煅牡蛎、生黄芪、粳米,研成细粉,和匀扑身上止汗;生痱子用滑石粉扑身以爽身止痒。
痰证之一。指痰浊留伏于胸膈所致的病证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七:“伏痰:略有感冒,便发哮嗽,呀呷有声。”方用乌巴丸等。参见痰证条。本症类似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。
出《圣济总录》。为紫葳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命名者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。即山廓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