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为农吉利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腰俞,见该条。
病名。指腮部之漏疮。即骨槽风之别称。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马骝卵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养阴润燥。详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24卷。清·李熙和撰于1693年。本书纂辑《内经》、《脉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的主要内容,分医理、脉理、诊治、药物等专题分别予以阐述。“医经允中”寓有对经典医学著作公允、持平论述
【介绍】:见汪光爵条。
《审视瑶函》卷三方。川芎四分,藁本、当归身、茯苓各五分,红花、细辛各二分,生地黄(酒制)、蔓荆子各六分,防风、羌活、荆芥穗各一钱,川花椒十粒,麻黄八分,桃仁十个。水煎,去渣,睡前服。治两目发赤微痛,羞
病证名。见路际平《眼科临症笔记》。即睥虚如球。详该条。
即腓腨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