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齿落不生

齿落不生

病名。系指多种原因所致之齿牙脱落而不复生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齿牙皆是骨之所终,髓之所养,手阳明足阳明之脉,并入于齿。若血气充实,则骨髓强盛,其齿损落,犹能更生;若血气虚耗,风冷乘之,致令齿或龋或断落者,不能复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筋极

    六极之一。指筋脉疲怠、重急的疾患。《备急千金要方·肝脏》:“筋极者,主肝也,肝应筋,筋与肝合,肝有病,从筋生。又曰,以春遇病为筋痹,筋痹不已,复感于邪,内舍于肝,则阳气入于内,阴气出于外。”《诸病源候

  • 九股牛膝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白牛膝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块痛

    病名。倪枝维《产宝》:“产后腹有血块作痛,名曰块痛。生化汤治之。”详儿枕痛条。

  • 刘汉基

    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四川巴县人。公元1722年曾在太医院任职,撰《药性通考》8卷,论415种药物之药性与主治,並附或问以答疑难。另列有医论25则以论杂证及其治方。

  • 行间

    经穴名。代号LR2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厥阴肝经。荥(火)穴。位于足背第一趾蹼缘中点上0.5寸;或于第一、二趾间的趾缝端取穴。布有来自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,足背静脉网及第一趾背动、静脉。主治头痛,眩晕

  • 玉翳遮睛

    病证名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玉翳浮满、玉翳浮瞒、玉翳浮睛。起病多因肝经风热,病久反复者,又属肝肾不足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初则红肿赤脉穿睛,渐渐生白翳膜,初起时如碎米,久则成片,遮瞒乌睛,凝结如玉色,名曰

  • 内伤痢疾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慎斋遗书》卷八。《痢证汇参》卷二:“内伤之痢有三。有七情内伤,劳力内伤,饮食内伤。虽属一证,而治各不同。”详见七情痢、劳役痢、饮食内伤痢等条。

  • 卒喘

    证名。指猝然发作的气喘。《诸病源候论》称卒上气,《杂病源流犀烛》称忽作喘。多由暴感风邪或情志过极,气逆上壅。亦可由伤食、伤饮所致。参见卒上气、忽作喘等条。

  • 五态

    指五种不同体质类型的人。根据人的不同形态,筋骨的强弱,气血的盛衰,区分为太阴之人、少阴之人、太阳之人、少阳之人、阴阳和平之人,并据以论治。《灵枢·通天》:“古之善针艾者,视人五态,乃治之。”

  • 末药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没药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