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流注疬。详该条。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即蒺藜苗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臂骨空在臂阳,去踝四寸,两骨空之间。”王冰注:“在支沟上同身寸之一寸,是谓通间。”所指即三阳络穴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包永泰《喉科指掌》。若由心火暴盛所致,舌起龟纹,舌质红赤,满口糜烂,腮舌俱肿,口干,脉实有力,为实证,治宜清心凉膈。若由五志过极,虚火妄动所致。舌起龟纹,舌淡,时起白斑细点,舌破,舌若无
病证名。偏头痛的别称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四十:“夫头偏痛者,由人气血俱虚,客风入于诸阳之经,偏伤于脑中故也。”详偏头痛条。
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即蛇咬伤。可分无毒蛇咬伤和有毒蛇咬伤。前者危害不大,按一般外伤处理即可。后者伤后,局部逐渐红肿、疼痛,久则更剧,以至伤处起水泡,甚则发黑形成溃疡,出现头晕、头痛、出汗、胸闷、四肢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二方。鲜蟾酥二钱,活蜘蛛二十一个,两头尖(即鼠粪)一钱,飞罗面六两。为细末,用菊花熬成稀膏,捻如麦粒大,每服七至九丸,病在上白水送服,在下淡黄酒送服。治痈疽恶毒,无名诸
【介绍】:见迭里特条。
病证名。即损嗽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损伤咳,男妇因跌打损伤,负重辛苦,劳力伤损,肺脏既损,遇风寒则为咳嗽,或吐咯紫血。宜去心肺瘀血,当归饮。”参见损嗽条。
病证名。多因痰湿内伏,复感邪毒,痰毒上攻牙齿而痛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由素有热,热生痰,痰流毒,痰毒灌注经络,上攻牙齿而痛。”治宜清热涤痰,泻火解毒。可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。参见牙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