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麻黄细辛附子汤,见该条。
古病名。衡通横。《小儿药证直诀·钱仲阳传》:“又乳妇因大恐而病,病虽愈,目张不得瞑,人不能晓,以问乙(钱仲阳名乙),乙曰:煮郁李酒饮之,使醉则愈,所以然者,目系内连肝胆,恐则气结,胆衡不下,惟郁李去结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人中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北京地区植物志》。即芦荟,详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六册方。生姜四两,黄连二两。水淹一夜,慢火炒令姜紫色,去姜不用。为细末,每服二钱,茶水调下;治白痢用米饮酒调下。治晨泄,白痢。
见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条。
病名。见王芳林《临床实用痔漏学》。指多个内痔状如葡萄者。粘膜表面薄嫩,颜色鲜红,便时常有血出。宜结扎或手术治疗。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阳气偏胜,则可产生热性的病变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扶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代眼科手术方法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金针开内障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