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乳癖

乳癖

病名。①乳中结核之一种。见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二。又名乳栗、奶栗。因肝气不舒、郁结而成。此核可随喜怒而消长,大小不等,形如鸡卵或呈结节状。质硬,多无痛感,无寒热,推之可移,不破溃,皮色不变。治宜舒肝解郁化痰消结,内服消遥散加味;或和乳汤加附子七分、煨姜一片;或化圣通滞汤主之;外用艾灸五、七壮,或丁香末敷之。古代文献有将乳癖与乳痞混称者。本病类似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。②癖疾之一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第八十八卷。又名奶癖。指哺乳期婴儿,因伤乳食所致的癖疾。病机主要在于肝脾。因乳积损伤脾胃,肝气横逆,气血瘀阻,遂成癖疾。临床表现为身瘦肌热面黄腹大,腹壁青筋怒张,胁下痞块结硬。用调理肝脾,消乳化积之剂,如消癖丸。但过于攻下克伐之药,不宜滥用,以免损伤正气

猜你喜欢

  • 脚手先下难产

    病证名。《傅青主女科》:“妊妇生产之际,有脚先下而儿不得下者,有手先下而儿不得下者。人以为横生倒产,至危之症也,谁知是气血两虚之故乎。……产母之气血足,则胎必顺;产母之气血亏,则胎必逆。顺则易生,逆则

  • 麒麟血

    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为血竭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圆蛛

    见《吉林中草药》。即蜘蛛,详该条。

  • 揄(yú 俞)申

    揄,旧作摇。指明确判断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取诸外经者,揄申而从之。”揄,牵引;申,同伸。意谓牵引或伸展四肢来寻找外经上的穴位。

  • 暴感咳嗽

    病名。指咳嗽由猝感风寒引起者。《不居集·暴感咳嗽》:“暴感风寒,不恶寒发热,止是咳嗽,鼻塞声重。此感之轻者,宁嗽化痰汤。”参见风寒咳嗽、咳嗽条。

  • 花蕊石丹

    见《救伤秘旨》。即花蕊石散第二方,见花蕊石散条。

  • 费建中

    【介绍】:见费启泰条。

  • 火草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蛾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养生类纂

    养生类著作。宋·周守中纂集,撰年不详。本书推崇道家观点,引录了宋以前多种古代养生文献,均为前人的经验总结。书中重点指出了养生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,强调保精、调气、养神是长寿的根本,认为“精者神之本,气者

  • 花壳虫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斑蝥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