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脏病

猜你喜欢

  • 脗(wěn 吻)

    吻的异体字。见吻条。

  • 脱囊

    病名。①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五。又名阴囊毒、外肾痈、囊发、囊脱、脱壳囊痈。因湿热火毒下注肝经而成。症见阴囊红肿,继而溃烂皮脱,甚而睾丸外悬。治宜泻肝火、利湿热。初用龙胆泻肝汤,后期宜滋补调理。未溃外敷

  • 儿枕

    ①指妊娠晚期,胞中余血成块有如儿枕,故名。《经效产宝》:“十月足日,食有余,遂成血块,呼为儿枕。”②病名。见《医学入门》,即儿枕痛,详该条。

  • 山凤尾

    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透风于热外

    出《温热论》。风温一般须用辛凉药物散风,使风邪外透。若病者既有里热,又有外感风邪,即应用辛凉药物解表透邪,里热才能随之而除。但实际临床上多解表清里并用。

  • 吸门

    人体部位。古人认为会厌为呼吸出入之门。《难经·四十四难》:“会厌为吸门。”而《儒门事亲》卷三认为“会厌之下为吸门。”故吸门包括今之声带、会厌等部。

  • 膀胱痹

    病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又名胞痹。详该条。

  • 马铃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五。即马疔。见该条。

  • 黄金卵

    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黄花远志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鸡骨癀

    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倒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