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败症

猜你喜欢

  • 沈氏棉子丸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四方。棉子八两,升麻、炮姜各四钱,白术一两,半夏八钱。为末,砂糖炒烊和丸,每服二钱,空腹米汤送下。治感伤寒冷而成寒积,腹中疼痛,喜按,喜暖,口吐清水。

  • 灯盏花

    ①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木槿花之别名。②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灯盏细辛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真脏脉

    简称真脉。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。即无胃、神、根的脉,可见于疾病的危重阶段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真肝脉至,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。……真心脉至,坚而搏,如循薏苡子累累然。……真肺脉至,大而虚,

  • 承满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T20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腹部,脐上5寸旁开2寸处。《针灸甲乙经》又云去任脉三寸。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;并有第七肋间动、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、静脉分支通过。主治胃痛,呕吐

  • 金疙瘩

    见《山西中药志》。为金莲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贺汝瞻

    【介绍】:见贺岳条。

  • 两手研子骨

    【介绍】:见研子条。

  • 腠理热

    病症名。①泛指皮肤、肌肉间有发热感觉。见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②指少阳发热。一般以皮肤属太阳,肌肉属阳明,腠理属少阳。《伤寒贯珠集·少阳篇》:“血弱气尽,腠理开,邪气因入,与正气相搏,结于胁下,正邪

  • 胎前气急不得卧

    病证名。《女科秘要》卷二:“此乃过食生冷,兼有风寒中胃肺经,因而生痰气急。”宜紫苏安胎散(紫苏、枳实、桔梗、大腹皮、贝母、知母、当归、五味子、甘草、石膏、桑白皮)。

  • 五疔

    病名。①出《中藏经》卷三。即白疔、赤疔、黄疔、黑疔、青疔五种。白疔其根在肺,赤疔其根在心,黄疔其根在脾,黑疔其根在肾,青疔其根在肝。皆由喜怒忧思,冲寒冒热,恣饮醇酒,多嗜甘肥毒鱼酢,色欲过度之所为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