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耳穴模型,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地瓜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抱朴子》。即铅丹,详该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即玉衡,详该条。
火头痛的别称。《医林绳墨·头痛》:“有心烦头痛,病出于耳,其络在于手足少阳二经。其症自耳前后痛连耳内,痛甚则心烦。治宜黄连、山栀之属,泻之则愈,此为火热之头痛也。”详火头痛条。
郁证之一。多由忧思过度,以致心脾气机郁结不舒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三:“心脾郁,怔忡崩漏,归脾汤。”参见五脏郁证条。
医案著作。廖伯筠等整理。此书医案分初生儿疾病、时行疾病两类,凡百例案例,均加按语。廖氏诊治小儿疾病,注重望诊,强调治病求本,辨证与辨病相结合,用药慎重,尤用峻烈之剂,当中病即止,以免伤正。1979年云
出《金匮要略》。即竹茹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龙船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为萝芙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