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参见李调条。
病名。即腕骨脱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又名腕骱骨脱出。因跌扑、扭坠所伤,易发生于月骨,局部明显肿胀、疼痛、活动受限,重者拇、食、中指感觉异常。宜手法整复,给予固定。内服七厘散、复元活血汤或跌打丸,用梔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铁树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切脉。详该条。
即藿香正气散作蜜丸。治证同。见藿香正气散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玄感传尸方》1卷。已佚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多由肝肺积热,风邪外袭,风火热邪搏结于上所致,外伤亦可引起。黑睛生白翳,如花瓣,似鱼鳞,中央低陷,白睛红赤,抱轮尤甚,羞明泪热,常引起瞳神缩小,黄液上冲等,失治易成蟹睛。
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热气则说物不章,言而遑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
见心圣图说要言条。
苔白而厚,干燥有裂纹的舌象。为里热津伤,如腑结未实者,宜增液缓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